前言
這是日本翻譯書,由年讀 700 本書的書評家印南敦史所撰寫,印南敦史被稱為 Amazon 推手,因為每當寫書評,該書就會大賣。
書寫了什麼?
這本書的作者跟其他的快讀書不同,並不是練習用些技巧加快速度。
主軸其實就是教你看重點,一如書明顯的一樣簡單俐落,以下是作者倡導的步驟:
步驟1 仔細閱讀「前言、目次」
步驟2 只閱讀開頭漢末尾五句
步驟3 確定關鍵重點再閱讀
步驟4 以兩種以上的閱讀節奏進行閱讀
當然這些步驟並不要求全部遵守,作者希望你能一個一個試試看,相信就會改變你的閱讀速度。並且在你閱讀時,作者希望的是,你能把感動到你的部分給寫出來。
閱讀書籍時,並非只是閱讀,而應刻意「寫出來」
一一謄寫自己感興趣的部分。如果遇到令你感覺「這段不想忘記耶」的部分,便於每句的開頭著名「頁數」,然後陸續把內文謄寫起來。此外,摘引時並非「整段謄寫」,篇幅盡量簡短一些,最好能濃縮於幾行之內
而為什麼要做這些事?我想這讓大部分的人卻步,明明就是看個書,為什麼要搞得自己這麼有壓力?這就是作者的年看 700 本書還能記得書內容的方法之一,也就是書名所提到的:過目不忘的閱讀術。透過記錄這些,當然會越寫越多,作者也提供了管理方法讓人可以節取出整本的重點。而這方法作者認為:
光憑「一句感想」,就能換回整本書的記憶
因此不是忘不掉,而是能讓你快速回想看的時候的那份感覺,進而回想書的內容。這方法就有點像是,當你做同一種事時一直同一種音樂,當你聽到音樂時,你就會回想起當時的事情與感受,作者倡導的大概就有這種異曲同工之妙。
在書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,大概就是希望你能開心的讀書,不要把閱讀書這件事看得太嚴肅。閱讀這件事,是時時刻刻都能做的,就如同音樂一般。
「為了知識涵養而閱讀」嗎?這種論調太無聊了!
被自己向來毫無興趣的書籍深深感動的驚艷,不正式閱讀的奧義之一嗎?
經典書摘
- 閱讀 「那一本書」就是為了邂逅「那一句話」
- 「隨時都能讀」等於「永遠」不能讀
- 閱讀的奧義,就在興趣萌芽的瞬間
結論
作者是個把書評當工作的人,所以其實觀念並不適合不喜歡看書的人,例如作者就建議一週六天讀六本書,但對於大部分的人其實是有難度的。而且以 Zam 而言,比較常看的也是專業相關的書,今年才開始有看些專業外的讀物,若以還在看專業相關的書而言,這本書其實沒有實質幫助。但是若是非專業、非故事類(小說)以外的話,想要提升看的速度 Zam 認為還是挺有幫助。因此若你想學點常人的閱讀技巧,而不是高手的速讀技巧,那很建議看一下。且書裡寫得很淺顯易懂,就只差去實行。
評價分數 7/10
如果此篇你喜歡或覺得有幫助
可以幫 Zam 快速連點個鼓掌(claps) 或者 follow 哦
萬分感謝!